一、核心岗位职责清单
- 职责一:设计与开发ARM架构硬件平台,确保满足项目的技术规格与性能要求。
- 职责二:进行硬件原型验证,确保设计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预期标准。
- 职责三:编写详细的硬件设计文档,包括电路图、PCB布局及相关技术规范。
- 职责四:与软件开发团队协作,进行硬件与软件的集成测试,确保系统整体性能。
- 职责五:参与硬件测试与故障排除,及时识别并解决硬件问题。
- 职责六:跟进技术趋势,评估新技术在ARM开发中的应用潜力。
- 职责七:提供技术支持,协助跨部门团队解决与硬件相关的技术问题。
二、职责与日常任务详细说明
职责一:设计与开发ARM架构硬件平台
- 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确定硬件开发需求,与项目经理沟通确认技术规格。
- 进行系统架构设计,选择合适的ARM芯片及外围组件。
- 完成电路图设计,使用CAD工具进行设计验证。
- 协调沟通:
- 与项目经理、系统架构师沟通需求与设计方案。
- 与采购部门协商组件的选择与成本控制。
- 交付物定义:
- 设计文档、原理图、元器件清单。
职责二:进行硬件原型验证
- 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制作硬件原型,进行元器件焊接与组装。
- 使用测试仪器测量关键性能指标(如电压、电流、时延等)。
- 记录测试结果,并与设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。
- 协调沟通:
- 与测试工程师、质量保证团队共享测试方案与结果。
- 交付物定义:
- 测试报告、性能评估文档。
职责三:编写详细的硬件设计文档
- 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确保设计文档中的信息完整准确,包括电路设计、PCB设计等。
- 维护设计文档版本,确保其与最新的硬件版本一致。
- 协调沟通:
- 与文档管理团队沟通,确保文档存档及版本控制。
- 交付物定义:
- 完整的硬件设计文档、更新日志。
职责四:与软件开发团队协作
- 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定期召开会议,讨论硬件与软件的交互接口及数据协议。
- 参与集成测试,记录发现的问题并进行反馈。
- 协调沟通:
- 与软件工程师及项目经理保持密切联系,确保项目进度。
- 交付物定义:
- 集成测试报告、接口文档。
职责五:参与硬件测试与故障排除
- 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制定测试计划,执行功能测试与压力测试。
- 识别硬件故障,进行故障分析,提出改进建议。
- 协调沟通:
- 与质量保证部门合作,确保测试的全面性。
- 交付物定义:
- 故障分析报告、改进建议文档。
三、典型工作场景或真实案例举例说明
案例一
背景与任务:在一个新产品开发项目中,目标是设计一款基于ARM架构的智能家居设备。团队需要在六个月内完成硬件设计与测试。
工作步骤:作为硬件开发工程师,首先与项目经理沟通,确定设备的功能需求。随后,进行电路设计与原型制作,完成后进行功能测试。在测试过程中,发现电源管理部分存在过热问题,通过分析,调整了电源设计方案,最终优化了产品性能。
沟通协调:在整个过程中,定期与软件团队沟通,确保硬件与软件接口的兼容性。与质量保证团队合作,执行全面的产品测试。
工作成果:最终交付了符合性能要求的硬件原型,并撰写了详尽的测试报告,参与了项目的成功发布。
案例二
背景与任务:公司计划更新现有的ARM开发平台,以支持新的功能需求。需要对现有硬件进行评估与改进。
工作步骤:作为核心责任人,分析现有平台的性能瓶颈,与团队一起制定改进计划。通过新设计的原型验证,确认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,及时调整了设计以满足新的需求。
沟通协调:与采购部门协作,确保能够及时获取所需的新元器件。与测试团队密切合作,确保新平台的稳定性。
工作成果:最终交付了改进后的硬件设计文档与测试报告,并成功实现了产品的快速迭代。
四、职责衡量方式与绩效考核标准说明
设计与开发ARM架构硬件平台:
- 考核维度:设计准确性、项目进度。
- 指标:项目按时交付率达95%以上,设计变更率低于5%。
进行硬件原型验证:
- 考核维度:原型符合率、测试通过率。
- 指标:原型符合设计规范的比例超过90%。
编写详细的硬件设计文档:
- 考核维度:文档完整性、更新及时性。
- 指标:文档审核通过率达到100%,更新周期不超过1周。
与软件开发团队协作:
- 考核维度:集成测试问题解决率。
- 指标:集成测试发现的问题解决率超过90%。
参与硬件测试与故障排除:
- 考核维度:故障响应时间、问题解决率。
- 指标:故障响应时间不超过48小时,问题解决率高于95%。
五、关键行业或技术术语准确定义
- ARM架构: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(RISC)理念的微处理器架构,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及嵌入式系统中,以其高效能和低功耗著称。
- PCB(印刷电路板):用于支撑和连接电子元件的电路板,通过电路路径实现信号的传递与电能的供应。
- 集成测试:对硬件和软件进行整合性测试,确保系统各个部分能够协同工作,实现预定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