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岗位职责清单

  1. 职责一:操作车床设备进行金属工件的加工和成型。
  2. 职责二:根据图纸或技术要求进行工件的尺寸测量与检验。
  3. 职责三:编写和调整车床加工程序,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。
  4. 职责四:定期维护和保养车床设备,确保设备正常运转。
  5. 职责五:记录生产数据和加工记录,进行工艺改进分析。
  6. 职责六:参与技术交流与团队协作,提出改进建议。

二、职责与日常任务详细说明

职责一:操作车床设备进行金属工件的加工和成型。

  1. 具体任务:根据生产计划,选择合适的车床和刀具,安装工件,进行加工。
  2. 协调沟通:与生产计划部门沟通了解生产需求,与设备维护人员保持联系。
  3. 工作成果:加工合格的金属工件,确保工件按时交付。

职责二:根据图纸或技术要求进行工件的尺寸测量与检验。

  1. 具体任务:使用游标卡尺、千分尺等工具对加工件进行尺寸测量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。
  2. 协调沟通:与质量检验部门合作,反馈检验结果。
  3. 工作成果:完成的测量报告和合格的工件。

职责三:编写和调整车床加工程序,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。

  1. 具体任务:根据加工要求,输入或修改车床控制程序,进行试加工与调试。
  2. 协调沟通:与研发部门沟通技术要求,与其他车工交流加工经验。
  3. 工作成果:优化后的加工程序和经过验证的生产流程。

职责四:定期维护和保养车床设备,确保设备正常运转。

  1. 具体任务:按照设备维护手册,定期清洁、润滑及检查车床部件,记录维护情况。
  2. 协调沟通:与设备管理部门沟通,报告设备故障与保养需求。
  3. 工作成果:设备维护记录和正常工作状态的车床。

职责五:记录生产数据和加工记录,进行工艺改进分析。

  1. 具体任务:填写生产日志,记录加工时间、废品率及工件尺寸,分析数据以优化工艺。
  2. 协调沟通:与生产管理部门沟通,提供数据支持。
  3. 工作成果:详细的生产记录和工艺改进报告。

职责六:参与技术交流与团队协作,提出改进建议。

  1. 具体任务:定期参加团队会议,分享加工经验,讨论生产中遇到的问题。
  2. 协调沟通:与其他车工、技术人员进行信息交流。
  3. 工作成果:改进意见文档和团队协作成果。

三、典型工作场景或真实案例举例说明

案例一:新产品加工流程的制定

  1. 背景与任务:公司推出一款新型机械零件,需要车工制定加工流程。车工根据设计图纸和材料特性,选择适合的刀具与车床进行试加工。
  2. 岗位职责行动与步骤:车工与研发人员讨论设计要求,编写加工程序,进行试加工,测量结果并调整程序,最终形成标准化的加工流程。
  3. 沟通协调:与研发部门、质量检验部门保持密切沟通,确保设计意图得到实现。
  4. 工作成果:完成的加工流程文档和合格的样品。

案例二:设备故障应急处理

  1. 背景与任务:车床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故障,影响了生产进度。
  2. 岗位职责行动与步骤:车工立即进行初步检查,识别故障原因,联系设备维护人员进行维修,同时记录故障情况以供后续分析。
  3. 沟通协调:与生产调度沟通,及时调整生产计划,以减少损失。
  4. 工作成果:故障处理报告和恢复正常生产状态的车床。

四、职责衡量方式与绩效考核标准说明

  1. 企业实际采用的绩效考核维度

    1. 加工质量:合格工件比例、废品率。
    2. 完成时效:按时完成生产任务的比率。
    3. 设备维护:设备故障率与维护记录的完整性。
    4. 数据记录:生产记录的准确性与及时性。
  2. 具体的考核指标与数据标准

    1. 加工质量:合格率≥98%,废品率≤2%。
    2. 完成时效:按时交付率≥95%。
    3. 设备维护:故障率≤1%。
    4. 数据记录:生产记录完整率≥100%。
  3. 职责任务是否达成或表现优异的典型表现形式

    1. 按时完成所有加工任务,且无质量问题。
    2. 提出有效的工艺改进建议,并在后续生产中得到应用。

五、关键行业或技术术语准确定义

  1. 车床:一种用于加工金属或其他材料的机械设备,通过旋转工件并使用刀具进行切削以达到所需形状和尺寸。
  2. 废品率:在生产过程中,因质量问题被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比例。
  3. 加工程序:根据产品设计要求,制定的车床操作步骤和参数设置的具体文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