磨工(技工)岗位职责与任务说明
一、核心岗位职责清单
- 职责一:操作磨床设备进行工件的精加工,确保加工精度符合图纸要求。
- 职责二:根据工艺要求制定磨削工艺参数,并进行优化调整。
- 职责三:定期对磨床及相关工具进行维护保养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
- 职责四:检测和记录工件的加工质量及相关参数,编制质量报告。
- 职责五:协助技术人员进行新工艺的试制与改进,提供反馈与建议。
二、职责与日常任务详细说明
职责一:操作磨床设备进行工件的精加工,确保加工精度符合图纸要求。
- 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根据生产计划,选择合适的磨床设备及工具。
- 安装工件,调整磨床的夹具与工装。
- 启动磨床,进行试运行,确认无异常后正式加工。
- 协调沟通:
- 与生产调度员沟通,确认生产排程。
- 与质控人员沟通,了解质量要求。
- 工作成果:
- 完成的工件,符合图纸的精度要求,记录加工日志。
职责二:根据工艺要求制定磨削工艺参数,并进行优化调整。
- 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分析工件材料及几何形状,制定初步的磨削工艺参数。
- 根据实际加工情况,调整磨削速度、进给量及切削深度。
- 定期评估工艺效果,提出优化方案。
- 协调沟通:
- 与工艺工程师沟通,确保参数符合工艺要求。
- 与其他磨工分享经验,进行技术交流。
- 工作成果:
- 工艺调整记录及优化报告,提供给技术部门存档。
职责三:定期对磨床及相关工具进行维护保养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
- 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按照设备维护手册,进行定期检查与保养。
- 清理磨床及周边环境,保持设备整洁。
- 记录设备维护情况,发现问题及时上报。
- 协调沟通:
- 与设备维修人员沟通,协调设备故障处理。
- 与上级汇报设备状态,确保维保计划执行。
- 工作成果:
- 维护记录及检查报告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
职责四:检测和记录工件的加工质量及相关参数,编制质量报告。
- 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使用测量工具(如游标卡尺、千分尺等)检测工件尺寸。
- 记录每批次工件的质量数据,分析质量趋势。
- 编写质量报告,提出改进建议。
- 协调沟通:
- 与质检部门沟通,确认检测标准与方法。
- 向生产主管反馈质量问题,及时调整生产计划。
- 工作成果:
- 完成的质量检测报告,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核。
职责五:协助技术人员进行新工艺的试制与改进,提供反馈与建议。
- 日常任务与步骤:
- 参与新工艺的试制,记录试制过程中的问题与效果。
- 与技术人员共同分析试制结果,提出改进建议。
- 进行相关的技术文档整理,便于后续参考。
- 协调沟通:
- 与技术研发团队协作,进行信息反馈。
- 与其他磨工分享经验,进行技术交流。
- 工作成果:
- 试制总结报告,记录新工艺的有效性及改进建议。
三、典型工作场景或真实案例举例说明
案例一:新产品加工任务
- 背景与任务:公司新推出一款高精度机械零件,要求磨工负责零件的精加工,精度要求达到0.01mm。
- 工作步骤:
- 磨工根据设计图纸选定磨床,并设置初步磨削参数。
- 加工过程中,磨工发现磨削效果不理想,及时调整进给速度及切削深度。
- 经过几次实验,最终确定最佳工艺参数,顺利完成零件加工。
- 沟通协调:磨工与质检员沟通确认零件的质量,确保符合标准。
- 工作成果:最终交付的零件均通过质量检测,且加工周期缩短了15%。
案例二:设备故障处理
- 背景与任务:磨床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声音,影响正常加工。
- 工作步骤:
- 磨工立即停止设备,进行初步检查,发现是磨床的主轴松动。
- 及时联系设备维修人员,协助其进行设备检修。
- 磨工在设备检修完成后,进行试运行,确保磨床恢复正常。
- 沟通协调:与设备维修人员密切沟通,确保故障及时处理。
- 工作成果:设备恢复正常后,磨工编写了故障处理报告,确保后续维护工作更加规范。
四、职责衡量方式与绩效考核标准说明
- 绩效考核维度:
- 加工精度:工件的实际加工精度与设计要求的偏差。
- 生产效率: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件数量及加工周期。
- 设备维护: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及维护记录的完整性。
- 质量合格率:交付工件的合格率及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。
- 具体考核指标:
- 加工精度偏差 ≤ 0.01mm。
- 每小时完成工件数量 ≥ 10件。
- 设备故障率 ≤ 2%。
- 质量合格率 ≥ 98%。
- 优异表现形式:超额完成生产任务、提出有效的工艺改进建议、保持零故障记录的设备维护。
五、关键行业或技术术语准确定义
- 磨床:一种用于精密加工金属或其它材料表面的机床,通过磨料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实现去除材料。
- 磨削:利用磨料的切削作用,去除工件表面材料的加工过程,是一种高精度的加工方法。
- 工艺参数:在生产过程中,为确保加工质量而设定的操作条件和技术指标,包括磨削速度、进给量、切削深度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