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岗位职责清单

  1. 执行抛光工艺流程,确保工件表面达到预定光洁度。
  2. 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与保养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
  3. 监测抛光过程中材料消耗,控制生产成本。
  4. 记录生产数据,保证产品质量追溯性。
  5. 配合质量检验部门,处理不合格品的整改。
  6. 参与产品改进和工艺创新,提升生产效率。
  7.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,降低生产事故风险。

二、职责与日常任务详细说明

  1. 执行抛光工艺流程,确保工件表面达到预定光洁度

    1. 日常任务与步骤:根据生产计划,准备抛光设备和材料,设定合适的抛光参数(如转速、压力等),实施抛光操作,定期检查工件表面,确保达标。
    2. 协调沟通:与生产调度员沟通,获取生产任务安排;与质量检验员讨论工件质量要求。
    3. 工作成果:抛光合格的工件,记录抛光参数及效果。
  2. 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与保养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

    1. 日常任务与步骤:按照设备保养手册,定期清洁、润滑设备,检查设备各部件,排除潜在故障,及时报告设备异常。
    2. 协调沟通:与设备维修人员沟通,了解设备运行状况;与管理人员汇报保养记录。
    3. 工作成果:维护保养记录表,设备运行状态报告。
  3. 监测抛光过程中材料消耗,控制生产成本

    1. 日常任务与步骤:在生产过程中记录抛光材料的消耗量,分析数据,评估材料使用效率,提出改进措施。
    2. 协调沟通:与采购部门沟通,获取材料消耗数据;与财务部门反馈成本控制建议。
    3. 工作成果:材料消耗报告,成本控制分析文件。
  4. 记录生产数据,保证产品质量追溯性

    1. 日常任务与步骤:在每个生产批次中,记录抛光工序的时间、参数、工件编号等信息,确保数据完整性。
    2. 协调沟通:与信息管理部门共享数据;与质量部门确认记录格式。
    3. 工作成果:生产记录表,数据分析报告。
  5. 配合质量检验部门,处理不合格品的整改

    1. 日常任务与步骤:与质量检验员合作,及时发现并标记不合格品,分析原因并进行必要的返工或重新抛光。
    2. 协调沟通:与质量检验员沟通不合格品处理意见;与生产管理沟通整改情况。
    3. 工作成果:整改记录表,返工情况报告。
  6. 参与产品改进和工艺创新,提升生产效率

    1. 日常任务与步骤:收集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参与团队讨论,提出工艺优化建议,实施小范围试验。
    2. 协调沟通:与研发部门合作,探讨新技术;与管理层汇报改进效果。
    3. 工作成果:改进方案文档,试验结果分析报告。
  7.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,降低生产事故风险

    1. 日常任务与步骤:定期参加安全培训,熟悉操作规程,检查个人防护装备,确保安全操作。
    2. 协调沟通:与安全管理部门沟通安全隐患;与同事分享安全经验。
    3. 工作成果:安全培训记录,安全操作检查表。

三、典型工作场景或真实案例举例说明

案例一:抛光工艺改进

  1. 背景与任务:在一次生产任务中,发现抛光后工件表面光洁度未达标,影响产品交付。
  2. 工作操作:抛光工通过分析生产数据,发现抛光转速不足,提出提升转速的建议。与生产调度沟通调整生产计划,并与质量检验员确认新的光洁度标准。实施新工艺后,工件合格率显著提高。
  3. 沟通过程:与质量检验员确认光洁度标准,向生产管理汇报改进成果。
  4. 工作成果:修改后的工艺流程图,提升光洁度的报告。

案例二:设备故障处理

  1. 背景与任务:生产过程中,抛光设备出现故障,影响生产进度。
  2. 工作操作:抛光工立即报告设备异常,配合维修人员检查故障,发现是传动皮带磨损,及时更换后恢复生产。
  3. 沟通过程:与设备维修人员沟通故障情况,向生产管理反馈恢复生产的时间。
  4. 工作成果:设备维修记录,生产恢复报告。

四、职责衡量方式与绩效考核标准说明

  1. 执行抛光工艺流程

    1. 考核维度:工件合格率、光洁度达标率。
    2. 考核指标:合格工件占总生产工件比例≥95%,光洁度达到技术标准。
    3. 优异表现形式:连续多批次合格产品。
  2. 设备维护与保养

    1. 考核维度:设备故障率、保养及时率。
    2. 考核指标:设备故障率≤5%,保养记录及时率≥90%。
    3. 优异表现形式:设备无故障运行超过6个月。
  3. 材料消耗监测

    1. 考核维度:材料使用效率、成本控制效果。
    2. 考核指标:材料使用量与标准使用量比率≤100%。
    3. 优异表现形式:年度材料成本降低10%。
  4. 生产数据记录

    1. 考核维度:数据完整性、追溯性。
    2. 考核指标:录入错误率≤2%。
    3. 优异表现形式:无数据遗漏或错误记录。
  5. 不合格品处理

    1. 考核维度:不合格品返工率。
    2. 考核指标:不合格品返工率≤3%。
    3. 优异表现形式:不合格品处理及时且有效。
  6. 工艺改进

    1. 考核维度:改进建议实施率、效果评估。
    2. 考核指标:年度至少提出3条有效改进建议。
    3. 优异表现形式:实施的改进建议带来生产效率提升。
  7. 安全操作

    1. 考核维度:安全事故发生率、培训参加率。
    2. 考核指标: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,培训参加率≥95%。
    3. 优异表现形式:无安全隐患报告。

五、关键行业或技术术语准确定义

  1. 抛光工艺:一种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去除材料表面不平整部分,以达到所需的光洁度和光泽度的过程。
  2. 光洁度:指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的度量,通常以微米(μm)或纳米(nm)为单位,表示表面光滑度的指标。
  3. 设备故障率:单位时间内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,通常以故障次数与运行时间之比表示。